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

作者:日期:2016-11-28浏览:

本学科在原浙江丝绸工学院优势学科“纺织化学”、“纺织材料”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2003年应用化学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化学实验室被授予“浙江省省级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应用化学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应用化学学科具有教授评审权。2010年获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9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1人;151人才第三层次3人;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个。形成了一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研究梯队。 我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始终与纺织学科紧密结合,为我国及浙江省纺织产业的发展及转型做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本学科形成了以表界面科学为研究主线,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二级学科。经过长期的积累,已形成了高分子材料表面结构性能、功能高分子膜、共聚物诱导的纳米材料自组装、生物大分子与天然药物四个稳定的学科方向。

(1)高分子材料表面结构性能方向。方向带头人:王新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表面结构设计、控制与性能等的研究。

(2)功能高分子膜方向。方向带头人:俞三传教授。主要围绕膜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膜与膜材料,开展功能高分子膜的设计、制备和应用研究。

(3)共聚物诱导的纳米材料自组装方向。方向带头人:黄建花教授,博士。主要利用功能高分子特有的表界面性质调控合成新型纳米无机功能材料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4)生物大分子与天然药物研究方向。方向带头人:徐向群教授,博士。主要研究微生物和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合成的上游生物技术和下游分离纯化技术,进行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分离纯化和生物学活性研究。各学科方向研究水平居国内外同类研究前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纺织学科的基础,在纺织类学校加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的建设可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我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如有机氟材料、分离膜、生物高分子、天然药物、纳米材料调控等领域均与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近5年来,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74项,到帐总经费达118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6 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2本。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Macromolecules》、《Langmuir》、《Organic Letter》等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178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更新时间: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