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长三角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论坛在浙江理工大学召开

作者:党委学工部日期:2020-11-06浏览:

11月6日,第二届长三角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论坛在我校开幕。本次论坛由长三角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联合研究中心主办,杭州钱塘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理工大学联合承办,北辰心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来自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四地的专家学者齐聚浙江理工大学,以“大学生情绪智力研究”为主题,共同探讨大学生情商教育。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名誉会长、上海海洋大学黄晞建教授、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巡视员何铨寿、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伟华、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理事长、同济大学陈增堂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邮电大学戴兆骏教授、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大学王东莉教授、原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副主任、浙江军旅文化园黄旭堂校长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党委学工部部长胡琦主持。

陶伟华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我校情商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色成果,希望论坛促成更好的合作、交流,撞出智慧的火花,产出共赢的成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助推大学生情商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

何铨寿介绍了下沙高教园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心理育人及大学生情商教育方面开展的有效探索,期待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四地高校、专业机构互相促进协同发展,打造长三角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标杆,推动高校育人工作进一步发展。

黄晞建和戴兆骏分别代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强调了情商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的作用,期望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能够促进长三角地区大学生情商研究和教育进一步发展。

开幕式上,大会还对王惠燕的《表达性书写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等26篇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王东莉与黄旭堂为首个“长三角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实践拓展基地”进行了揭牌。

开幕式后,论坛举行了专家报告和交流研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晞建教授和浙江大学王东莉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人的现代化与情商空间—大学生情商修养》和《心有阳光,一路芬芳—与大学生谈心理调适》的报告。下午的专题研讨,同济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以及我校心理中心主任以及医院、政府代表分别从不良情绪应对、积极心理体验、课程教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支持等视角对高校心理育人及情商教育工作展开了研讨。

我校自2006年以来,积极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情商理论的本土化为起点,探索把情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扎实推进情商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相关成果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还于2017年成立了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召开首届长三角大学生情商教育论坛,成立情商联合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长三角地区情商教育发展。

本次论坛是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召开的,旨在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要求,寻求推进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路径,同时以研究带动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视野、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协作攻关,为长三角高校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本次论坛活动受到了浙江卫视新闻频道的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