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倒映——杜觉民校友回校展》,在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开幕,来自新闻、美术、文博界,及杜觉民教授的亲朋好友、浙江理工大学校友师生等18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现场
开幕式后,还举行了《丝绸 艺术 人生——对话杜觉民校友》互动报告会,杜觉民分享了他的艺术人生。

今年,是杜觉民从浙江理工大学前身浙江丝绸工学院毕业三十五周年。作为当代著名水墨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在法国、牙买加、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及国内各大城市举办过个人画展。此次,他终于应邀在毕业35年后,回归母校举办画展。
杜觉民,1957出生于哈尔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因为时局影响,杜觉民只读了4年小学,从10岁开始,就做放牛娃。16岁,他便去浙江建德县的煤矿拉煤维生。这些磨难和经历给杜觉民幼小的心灵烙下了深刻的痕印。因此,他从小就感受到人生的艰辛、残酷、无奈,并养成了对生命、对社会、对未来的思索,这也恰恰培养他的人文情愫。只不过这人文关怀的灵苗,在三十来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他艺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杜觉民的创作,始终关注中国底层,关注弱势群体。观赏杜觉民的作品,常常让人触景生情,感动于其所表现的对生命的珍爱,更感动其作为画家所表现的家国情怀和使命追求。

校党委副书记周文龙等观看作品展
此次画展,展出有50多副作品,画面自然真切,内涵意蕴深刻,观之也有找到“乡愁”的感觉。杜觉民的画,都是其真切感情的表达,是情神与人类、社会的对话。他用墨独到,炉火纯清,自成风格。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些作品都是“不得不画,不得不表达”。杜觉民是位“为人生而艺术”的水墨画家。
杜觉民,常常将自己比喻为“一朵云”,他说“其实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就是有母校推动我的意思┅┅”,也有不少画册、画展用了《倒映》这一富含哲理的词。其实,“倒映”也有这层含义。那就让我们走进画展,读懂杜觉民,读懂他的作品,进而读懂这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