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一届辅导员职业文化节开幕

作者:党委学工部日期:2019-10-20浏览:

   10月18日上午,作为学生工作线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系列活动之一,我校第一届辅导员职业文化节正式开幕。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工部、研工部、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和新入职辅导员导师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党委学工部部长胡琦主持。

   “我志愿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拥护党的领导,献身教育事业,恪守职业规范,提升专业素养,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在辅导员协会常务副会长、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方水明的领誓下,全体新入职辅导员集体宣誓,共同发出庄严承诺,表达了奉献教育事业的忠心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决心。新入职辅导员代表杨赟在开幕式上发言。她深情地说“选择了辅导员职业,就选择了一种使命、一份责任和一生事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努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材。”

    为使新进学生思政系列教师尽快适应教育管理与教学科研工作,学校于2018年制订《浙江理工大学新进学生思政系列教师培养细则》,为新进校学生思政系列教师配备业务导师和教学导师。开幕式上,主席台领导给2019年新进学生思政系列教师助教培养导师颁发了聘书。随后,导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着眼辅导员的成长规律和发展方向就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本职主业、注重日常积累以教学科研带动工作创新提出了中肯建议。

    近年来,学校积极搭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平台,先后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辅导员分中心、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中心和12个辅导员工作室,其中1个工作室入选浙江省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3个工作室入选校级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开幕式前,辅导员工作室和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做了前期建设情况汇报和成果展示。陶伟华为三位校级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授牌。工作室将在培养教学团队、培育精品课程、开展课题研究、凝练精品项目上再接再厉,探索创新,力争形成更多专业性、实效性强的工作模式和理论成果,为面上推广提供经验。

   陶伟华在开幕式上做了讲话。他代表学校对首届辅导员职业文化节的开幕表示祝贺,对我校广大辅导员兢兢业业,勇于奉献,扎实奋斗在学生管理一线取得的工作业绩给予高度肯定。他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阐释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使命,并就辅导员如何成为立德树人先锋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近年来,在学校党政的关怀和指导下,党委学工部注重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着力完善辅导员专业化培养体系,为辅导员创造工作生活条件,建立健全课题申报制度,优化职称评审条件,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努力拓宽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方向,有效打造职业共同体。学校把职业能力提升作为队伍建设的主线,先后与多家单位共建辅导员培训基地,分层分类构建辅导员培养体系。广大辅导员积极参与相关学科教研平台建设,承担了多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在网络育人、文化育人、生涯规划教育等工作研究中形成了工作团队,打造了一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果。学工团队先后成功申报多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省级思政质量提升工程实施载体和各级教学成果,在课题研究、教材编写、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辅导员连续三年蝉联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多名老师入选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省高校名师辅导员成长引领计划。今年8月,校党委印发了《浙江理工大学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方案》,从多方面为全校辅导员干事创业制订了行动纲领和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保障。举办辅导员职业文化节,是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方向自信、历史自觉和队伍自强的重要举措。本届职业文化节预计持续2个月,将举办专家报告、学术沙龙、发展论坛、工作漫画展、素质能力大赛、微课大赛、交流调研、团建拓展、十佳评选等系列活动,通过提高提升职业能力、凝练团队文化增强辅导员政治站位和职业认同,引领辅导员团队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