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浙江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温州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大会以我校为牵头单位,旨在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两个高水平”战略和决策部署,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发展机遇和消费升级发展动力,激发时尚全要素生产率,高起点推进时尚之都建设。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丹,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浙江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陈子辰,浙江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监事长蒋岳祥,副会长孙国平、王曙光、尤春亭,副秘书长赵星,时尚产业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副校长陈文华,时尚产业创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邹奉元、刘刚、秘书长朱旭光、副秘书长刘正,军民融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尤春亭、秘书长李东红,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福呈、秘书长宋文坚,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善宽,浙江在线总编范波,各专业委员会委员,相关行业代表,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人等约50人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浙江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秘书长潘强龙主持。

会上首先举行了时尚产业创新专业委员会、金融专业委员会、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和医药专业委员会授牌仪式,其中军民融合专业委员会已于今年6月率先成立并授牌。
朱旭光介绍了组建情况、建设方案,公布了《浙江省时尚产业创新委员会章程》,李丹宣读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华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刚宣读了委员名单,朱旭光汇报了课题《温州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各专委会的代表就目前开展的工作情况做了交流。会议就年底举办浙江省产学研合作论坛暨新浙商论坛相关事项进行讨论。浙江省文化产业成长基金会代表刘黎报告了基金运作情况。
陈文华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程。他讲到,我校提倡“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相结合”,“浙丝模式”伴随着中国纺织服装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而壮大。为推动时尚产业创新发展体系的建设,学校将联合校友企业达成“浙理时尚创投中心”战略合作,以聚合时尚、创新发展、设计共享、品牌孵化、打造产业生态为核心诉求,在创业创新、职业教育、行业培训、品牌运营、智能供应链等业务板块展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打造中国首个“时尚产业创业创新生态圈”。
陈子辰讲话指出,专委会的成立又为统筹协调我会在时尚、金融、乡村发展、医药四大领域的内外部关系,探索具有产学研合作特色的时尚、金融、乡村发展、医药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相关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建了有利平台。希望个各专委会能够结合各自领域的实际情况,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要求促进会认真总结和推广各专委会的建设情况,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领域参与到专业委员会建设工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最后,李丹作了总结发言。他对各专委会取得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希望今后各委员单位加强线上联系和线下沟通,专注行业的热点和难点,深化交流合作,根据我省经济发展现状和产学研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省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促进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指导下,我校联合华鼎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浙江省时尚产业产教融合联盟。联盟汇聚了万事利集团、达利集团、浙江华鼎集团等知名时尚企业、时尚类产业集群和时尚类特色小镇。为提升时尚创意设计水平,专委会将在时尚产业十个细分领域,委托第三方开展时尚设计大赛,扶持一批时尚产业网上设计交易服务平台。培育建设一批时尚产业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建立我省时尚产业产品设计、新制造、品牌传播、营销模式创新等数字化发展体系,将建成10个省级数字化制造示范区,培育1到2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时尚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智造能力升级。时尚产业创新委员会计划推进一批创新示范引领、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时尚产业重大项目,建成一批业态集聚、产业链协同的时尚产业发展平台,集聚一批富于创新、具有国际视野的时尚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名品名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时尚产业市场流通体系,推动时尚产业成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着力打造成为全国时尚产业示范区、标杆省,形成“一核两带”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基本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时尚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