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王昌荣对调研报告《关于社会治理视角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作出批示。该报告系我校理学院胡天生教授的研究成果。
调研成果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战略部署,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性质、定位以及实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要适应社会心理的联动性、涌现性特征不断增强的要求,努力把“心理健康服务”转变为社会治理与社会心态培育。为此,要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模式,立足“四个层面”的和谐关系,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加强社会心理数据信息中心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心态的指标化与可视化,发挥网格化管理的“底座”作用,从而更好地优化社会结构与运行机制。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参与浙江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心理服务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加快社会普及力度。今后我校仍会在《浙江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繁荣计划》政策支持下,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助推我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