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学科竞赛活动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科竞赛质量和治理水平,2月22日,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暨2018年度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发布在我校举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我校校长陈文兴,国家督学、沈阳化工大学原校长李志义,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陆国栋,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宋辉,我校副校长许慧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事业发展部主任、《高校竞赛评估排行榜》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英策以及《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项目专家工作组以及来自近300所高校的约30位校级领导、140余名高校处长等600余名教师参会,会议分别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小梅、事业发展部主任吴英策主持。
张大良在致辞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所要研究的永恒课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实施高水平教学。要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要建立健全教师全员教研机制,要坚持把学术资源和科研资源向教学全面开放,要优化加强基础课教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要加强创新型实验室建设,用好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一批协同育人的实践基地和工程创新训练中心。他指出,大学生竞赛经历3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大学生思维能力实战化训练和培育劳动精神的有效途径,也为新时代大学生展示创新能力和成果搭建了重要舞台。他认为,各办赛方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办赛。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把行业前沿、最新技术、学科焦点、社会热点引入竞赛,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质量观植入竞赛,努力构建竞赛与教学、竞赛与科研、竞赛与“双创”、竞赛与产学合作的有机融通,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良好局面。最后,他希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研究工作能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添砖加瓦,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夯基立柱。
陈文兴作《科学构建“三创”人才培养体系,倾力培养高素质卓越人才》专题报告,他指出“三创”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需要,是对接浙江创新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办学历史和特色的体现。浙江理工大学迄今已是办学122周年,始终坚持“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办学优良传统,始终秉持了实业救国的办学宗旨。学校提出了 “三创”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创意、创业卓越人才。“三创”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包括,第一,注重促进专业企业行业“三业融通”;第二,注重产教融合,建设特色创新性学院;第三,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
会议中,陆国栋介绍了竞赛评估思路,竞赛评价原则、评估模型构成、评估对象范畴、数据来源以及竞赛项目遴选依据和原则。他说明了纳入榜单竞赛项目的扩容情况并公布了(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及2018年度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共12个榜单。自2017年12月1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专家工作组在杭州发布2012-2016年我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以来,我国高校竞赛第三方评估拉开序幕。此次发布的是2014-2018年和2018年评估结果。
随后,周爱军作题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要素》的报告,李志义作题为《创新与创新教育》的报告,宋辉作题为《发挥好学科竞赛的育人育才功能加快建设吉林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报告。
当天下午,《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三位成员作专题解读。“国家级人才”教学名师,浙江大学何钦铭教授解读了2014-2018全国普通高校竞赛排行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陈临强教授陈述了首批进入排行榜的全国大学生竞赛数据分析;中国计量大学赵春鱼副研究员分析了2018年新申请加入排行榜的全国大学生竞赛数据。
在下午对话沙龙阶段,来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佛山科技学院、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以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无锡市商务局等的专家学者围绕“竞赛排行榜与创新能力”、“围绕竞赛排行榜与学校影响力”展开讨论。我校教务处处长盛清参加了题为“学科竞赛排行榜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沙龙对话讨论。
最后,会议宣布了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研究启动。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拟从“师资队伍”、“教改项目”、“教材项目”、“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奖”、“教师培训基地”六大维度和“教师教学竞赛”等“6+1”指标进行考量。具体的二级指标如“教改项目”维度下的课程建设包括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成果奖”维度包括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等等。
此次会议召开期间,与会领导、专家及教师参观了我校丝绸博物馆。

研讨会现场

张大良致辞

陈文兴作专题报告

发布仪式

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启动仪式

参观丝绸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