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我校第十四期新教师入职培训开班仪式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郜正荣,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杜兰晓,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各学院(部)和直属单位200余名新入职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开班仪式由人事处处长姚菊明主持。
郜正荣做动员讲话。他围绕 “如何从一个新教师快速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的主题,提出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努力做到“五个学会”和处理好“三个关系”。五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沉着、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和学会创新”。在成为好老师的过程中,要学会对人、对事、对学校环境和制度的学习,以便及早适应自身身份和责任的双重转变;要学会对人对事的从容、冷静和淡定,要静下心来,做好当前的事,学会沉着,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学会做出切合自身、切合学科、学校学院学科发展的实际;要学会合作,积极谋求和融入团队,团队成就个人;要学会创新,需注重教育理念、知识、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创新及培养科研的创新能力。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爱生与尊师的统一”和“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教书是育人的责任,育人是教书的核心,应包括正确做人和正确做事;爱生就要严教,尊师就要好学;教师既要是教学的能手,也要是科研的能手,两者相辅相成。他强调,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强化这五个学习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只是基本的要求,希望所有新入职教师在“浙理”实现精彩人生。
随后,200余名新入职的“浙理人”在郜正荣带领下面向国旗进行了庄严的入职宣誓。
开班仪式结束后,由杜兰晓作了题为“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专题报告,她围绕着“我们的‘浙理’、我们的定位、我们的发展”三个方面,让新教师对“有历史、有特色、有实力、有贡献”的校情校史有详细了解,并提出“浙理”定位与自我定位及“浙理”发展与自我发展间息息相关,希望新教师思考并弄清楚“为何工作?为谁工作?如何工作”这一问题。
当天下午,所有新入职教师还参观了校史馆和丝绸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