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中国的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暑期实践中,我校青年学子活跃赴省内外各地,寻访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寻访红色故事
当代青年要修炼英雄气概和培养爱国热情,有力的路径之一是到革命基地寻找精神营养。青年肩负着牢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小彩旗”红色文化青春实践团,以“不忘初心追思红色记忆,学思践悟展现青春风华”赴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开展了实践活动,该活动将以漫画连载的形式为大家展现实践成果。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桐庐县新合乡新四村,通过走访群众、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重走革命旧址等形式对当地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进行深入考察和调研,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启新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通过参观馆内雕塑、沙盘、油画、电影、录像等,了解到革命烈士悲壮动人的事迹,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翌日,该实践团赴嘉兴南湖景区,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并在馆内担任了志愿者,学习和传播了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生命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杭州红色文化基地,参观了纪念馆内陈列,围绕红色文化开展了微课堂活动。该实践团整理并制作出的精美的杭州红色文化基地图集,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引起民众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也为学习红色文化的群众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传承红色文化
新时代,如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强化文化担当,已经成为时代赋予的新课题。把红色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我校青年学子创新了许多活动形式。材纺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绍兴市新昌县,通过举办中国共产党诞生97周年主题红色文化展和丝绸画扇与扎染工艺体验活动,让当地居民在了解党史的同时,也近距离接触了古丝绸文化与民族工艺。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杭州工艺美术馆,在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的手工互动区组织了儿童参与剪纸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与工艺能在更多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更好地将这一文化、工艺传承下去。另一支实践团赴温州雁荡山龙西乡,拜访了当地手艺创业的传奇人物——宋仙水先生,通过了解宋先生在石斛行业中的奋斗经历,感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红色文化精神。艺术与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杭州市拱辰社区开展“习语育下姜,廉风绘礼张”主题漫画展览及宣讲活动,同学们用漫画艺术的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下的下姜村的变化及廉政文化、红船精神等相关主题呈现在了社区居民面前。


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将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种子播的更深,撒的更远,在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中谱写出崭新的时代华章。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倾听青马”暑期社会实践红色宣讲团赴德清县钟管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来自当地19个村和1个社区的青年后备干部参加了本次理论宣讲活动。科技与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上虞市丰惠镇,开展了沿红色路线骑行的活动,并在北撤会议旧址排演了历史情景剧《北撤会议》。这一系列行为受到了当地镇政府、村民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扬。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通过利用红色经典剧、红色信件、红色歌曲,给当地的孩子们上了有关红色文化的生动一课,展示红色情怀的魅力及强大感染力。建筑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嵊州市黄泽镇,通过与当地青少年共同制作红船模型,在体验中感知红色文化,在学习中践行红船精神,有力地助推了红色文化进乡村、进家庭。机控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越青春,越磨炼”大学生红色文化实践之旅,该团队持续20天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深入省内各类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开展调研活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