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是认知社会的最好途径。为深入考察新时代我国国情和社情,走进基层,切实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现状,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学校各级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用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奋斗助力“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习文化 提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我校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组建实践队赴杭州市大运河技艺手工艺活态馆进行参观学习,对传统手工艺历史和传承情况进行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组建的探茶实践队深入考察了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廊桥遗梦,探畲之旅”实践队来到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参观学习了畲族山歌的相关内容,探寻了畲族彩带发展历程。外国语学院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实践队在接受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项培训后,投身相应的志愿者岗位,开始了博物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助教育 托梦想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校青年大学生在暑期积极深入乡村基层,考察儿童教育状况,利用所学进行助学、支教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外国语学院“寻红色文化,筑七彩中国梦”实践队远赴温州市雁荡山仙人坦村,与龙西小学共建2018年春泥计划。生命科学学院组建实践队去往台州市天台县坦头镇欢岙小学支教,举行防洪防汛主题班会,开设以纪念红色革命历史为主题的水彩画、蜡笔画课程,受到小朋友的欢迎。经济管理学院实践队来到余姚市临山镇湖堤村进行了爱心支教与人物寻访的活动,通过校地合作,与乡村儿童结对子、共成长,携手托起中国教育梦想。
强生态 创文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为践行“两山理论”,共创美好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向好的“美丽中国”的梦想,我校青年学子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了一系列颇受社会好评的主题实践活动。理学院大学生于杭州市青少年科普基地举行了“心语环境”和“绿色在浙理”的系列生态文明科普志愿活动,让参与的100余名小朋友收获满满。科技与艺术学院院团委“青虞清行”社会实践团队在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绿袖套”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得到了新华网、中新网的报道,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