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我校与象山县人民政府“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象山县举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国富,校党委书记吴锋民,副校长陈文华,省专家服务中心主任陈华良,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永全,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黄焕利,副县长华弼天,我校党校办、科研院、人事处、材纺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团队,象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水明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象山县规上纺织企业企业家出席签约仪式。会议由陈华良主持。
签约仪式上,吴锋民和黄焕利分别代表校地双方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为“浙江理工大学象山现代针织研究院”揭牌。
黄焕利介绍了象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象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的有力支撑,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凝聚一批优秀人才,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为推进象山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吴锋民在讲话中表示,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象山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特色鲜明,针织、服装等优势主导产业与我校的纺织、服装、设计等特色优势学科匹配度高,合作空间广阔。此次合作是双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推动象山经济社会发展和浙江理工大学办学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必将开启双方合作共赢、协作发展的新的篇章。下一步我们要利用我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围绕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合作长效机制,凝聚一批针织产业优秀人才,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推进一批科研成果转化,把象山现代针织研究院、象山专家服务基地打造成提升象山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力量。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会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实现合作共赢。
刘国富在讲话中指出,作为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支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上责无旁贷,应该也能够打赢这场新旧动能转换的硬仗发挥积极的作用。相信并衷心希望,校地双方秉承“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聚焦产业发展“大方向”,打开成果转化“大通道”,使象山现代纺织研究院早日成为浙江理工大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器”,成为象山县招才引智的“工作站”,当好教学科研延伸的“桥头堡”,当好产业创新提升的“设计师”,不仅为象山针织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也为浙江理工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提供广阔平台。
随后,陈文华和陈水明为“浙江理工大学专家服务基地(象山)”授牌;并举办“针织产业改造提升专题论坛”。我校陈慰来、王秀华、沈一峰和胡蕾等四位教师分别做了专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