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我校思政教学模式新亮点

作者:党委宣传部日期:2018-01-15浏览:

1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两分多钟的单条新闻《浙江:盘活思政课程,构建思政大机制》,其中重点报道了我校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打出了一套思政工作的“组合拳”。

报道首先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艳娟老师的“弹幕课堂”为例,介绍了浙江省创新思政课堂教学的做法。在王艳娟老师的思政课上,学生利用手机将观点、疑惑弹幕到PPT上,老师即时答疑解惑,开辟了师生、生生互动的第三条通道,给学生即时、灵活、生动的课堂体验,强化了课堂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采用弹幕课堂增进课堂互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做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多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进行信息化教学实践,建设了国家资源共享课、SPOC网站的翻转课堂、精品网络课程等。

此前,有关我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探索,备受关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浙江卫视《新闻联播》等都曾大篇幅进行专题报道,多家权威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宣传或转载。

除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弹幕课堂”,当晚的《新闻联播》还报道了我校国际教育学院的“红色手绘地图”和建工学院的“中共会址模型”。

从2017年7月开始,我校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一直在开展“手绘红色地图,寻访红色记忆”活动,在前期绘制杭州、宁波、绍兴3个红色地图的基础上,9月,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们主动接过了接力棒,完成了浙江省剩余8个地市红色地图,共计111个红色景点的绘制。这份地图还被做成H5页面的形式,只要在地图上点击小红旗,就能进入相关景点的详细介绍。电子地图一经发布,就引来大量转发和点赞。

十九大召开前后,我校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党员们还精心制作了中国共产党历次会议会址模型,积极传播红色知识,传承红色精神。

中共历次会议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学习与铭记的重要历史内容,中共历届会议会址也是各个重大决策的诞生之地。典型上海石库门式建筑的中共一大会址、两排东西走向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式建筑的中共二大会址、两层砖木结构金字瓦顶的中共三大会址……到九大以后一直延续至今的人民大会堂,建筑工程学院的党员学子用双手搭建着一个个会址模型。除了会址模型制作,党员学生们还通过建立场馆电子VR模型等形式,在十九大召开期间,进行了更加立体地还原和展示。

在杭州市小营巷社区,我校学生们把假期寻访的红色景点绘成地图、做成模型,带到社区进行宣讲,让真实的历史在实践中变得深刻起来。广大师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6年风雨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好十九大精神。

新闻来源网址:http://app.cntv.cn/special/news/detail/arti/index.html?id=VIDEtnnKjmOQo8mcGewhPRTT180114&belong=1&isNoImg=0&isNight=0&fromapp=cctvnews&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