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理思政课“云考试”为学生“云端把脉”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日期:2020-06-15浏览:

“疫情”防控不松懈,“思政”创新不止步。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疫情”防控期间,不仅通过“云端”进行教学,还创新地使用了“云端”线上考试方式,在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前提下,更有力地推动了思政课教学改革。

一个人的“云考场”你认真的样子真可爱

6月11日和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教务处的精心指导下,按原定教学计划如期举行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云端”线上考试。本次考试由超星学习通提供技术支持,在“学习通”APP上进行,两门课程每场都有两千余名学生同时在线上考试。经过精心组织和周密细致筹备,考试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参加了考试,他们有的远在新疆,有的近在寝室,但他们都在考试中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遵守考试纪律的优良品质,考出了成绩,考出了风格。

一场有温度的考试背后是一群人的坚守

为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学院提前组织,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与超星学习通平台深入沟通,反复测试,不断优化考试系统,确保在系统技术支持上不留任何隐患;二是根据本次考试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建设了两门课程的题库,确保题库的质量和公平性,学生随机抽取试卷,并打乱题目和选项顺序,既不重复又能保证考查知识点、难度一致;三是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集中学习、模拟测试、编写系统使用说明等方式帮助老师掌握系统应用方法,做到在考试前,教师人人熟悉系统应用,能及时有效且能自助解决基本问题;四是积极引导学生提前熟悉考试系统,在开学线上教学之初就在学习通平台上建好课程,学生名单全部精准导入系统,考试前一个多月就公布考试平台,让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尽早熟悉考试平台的使用方法,在考前还发布了学生考试须知,发布预设情景模拟,详细地介绍了考试过程当中遇到各种情况的应对处理办法,学生在考试时就不会对系统感到陌生;五是责任到人,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跟进,从考试方案的制定、召开考务会、考试的具体安排、试题库建设、软硬件问题的解决都有具体负责的老师,保证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场有挑战度的考试为“云课堂”画上圆满句号

由于“云端”的特殊性,本次考试采用超星最新版考试系统的人脸识别功能,有效保障考试纪律。同时,监考教师集中监考,通过实时投屏“云考试”过程,采用抓拍、切屏监控、及时提醒等,实现了考生的每一条考试行为记录均被记录在册,教师可随时跟踪学生的答题情况和答题情境,达到了监考的目的,也为整个监考过程带来了一份新鲜感和高端感。

本次“云端”线上考试,借助于超星平台的客观题系统自动批阅功能,使以往线下考试任课教师批阅量大、重复工作量多的情况也得到缓解,有效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阅卷效率以及准确性。任课教师可在考试结束后即完成成绩的下载和统计,借助系统统计功能,还可形成多维度、多层级的考试分析报告。

经过两场的考试,任课教师纷纷表示,这次“云端”线上考试是有一次具有科技含量的思政课创新改革尝试,真正实现了从“云”里来,到“云”里去,把线上教学和线上考核融为一体。

来自19级机控能动专业的李同学在经历了“云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试之后说道:“我觉得很神奇,小时候期待着在家就能上课考试的日子,如今就在眼前实现了”。我认为“云端”考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我们可以不用紧张的面对试卷,可以在寝室、家里进行考试,而不是去教室。对于老师来说,学习通的各种技术,例如采人脸信息比对、前后双摄监考、答题过程中监控切屏等等,让老师能够很方便的监控考生们的状态,保证整个考试过程公平公开公正。而从题库随机选取这一安排,杜绝了几位同学互相探讨的作弊问题,也保证整个试卷的难度与质量,希望在以后的考试中也多多结合现代科技技术,推行“云端考试”。

“云端考试是对我们教学的一次挑战,是完成思政‘战疫’课堂考核的有益尝试,也是我们新时代思政课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次考试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学校教务处的精心指导,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超星学习通新平台的技术支持,在此深表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香龙教授如是说。

经过这次积极尝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政必修课也将采用“云端”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