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发中心首次举办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工作坊

作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日期:2019-12-13浏览:

12月9日下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2-S443教室举办主题为“‘金课’建设中的课程思政有效实施”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香龙教授主讲,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郭江峰主持,参加本次工作坊的有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的十多位老师及本校的三十多位老师。

“我们教育引导学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上课伊始,肖香龙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道出课程思政的要求,高校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书育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工作坊依次通过“课程思政释疑解惑”、“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等环节展开。肖香龙指出,实施课程思政是教师在课堂中的责任与使命,课程思政实质是育人,是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课程思政设计的体现要贯穿于教学大纲撰写、备课、讲课及考核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环节可通过具体事件分析,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开展。

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如何做?课程思政如何评估?学员们热烈分享了各自的经验见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胡英老师认为,课程思政的本质是课程育人,将育人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要突出“两显一隐”:第一要“显”在教案中,第二要“显”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一隐”指课程思政在教学考核过程中要隐,即“教师于显,教育于隐”。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於佩红老师将她教授的《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定位为“带上故事,试着赏析;一路风景,一路欢笑;看祖国大好河山,品中华人文之美”。她认为,作为老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有思政意识的人,如此才能于不经意间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工作坊收尾阶段,肖香龙表示要做“四有”好老师、做好课程思政,广大老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郭江峰主任向参加活动的各兄弟高校老师表示感谢,他指出课程思政属于课程的情感目标之一,课程思政元素应与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相互融合促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育人的目的。本期活动是我校首次采用工作坊形式开展课程思政主题培训,郭江峰希望在场教师能多提宝贵意见,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以达到更好培训效果,使更多教师受益。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9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