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学院2019届纺织品艺术设计、服饰品设计毕业作品静态展举行

作者:服装学院日期:2019-05-21浏览:

5月17日上午,服装学院2019届纺织品艺术设计、服饰品设计联展在杭州城西银泰举行开幕仪式。

杭州余杭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粟敏、浙江布言布语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盛泽平、浙江省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总经理董亚珍、缦思阁纺织品有限公司孙亮、服装学院党委书记朱小行、副书记寿萌吉、副院长王利君以及产品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饰品设计)专业毕业校友参加了开幕仪式。

仪式上,颁发了“缦丝阁纺织品设计创新奖”,展示了校企协同创新的系列成果。此外,还举办了余杭家纺企业人才交流会以及纺织品艺术设计成立40周年校友交流会,邀请了孔祥光、郑巨欣、沈永亮等校友与中国美术学院、苏州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相关专家以及纺织行业领袖就“如何把文化复兴及传统工艺振兴融入现代设计教学”和“校企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建设及办学形式”两大议题展开探讨,共商专业学科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发展模式。

本次毕业作品静态展将持续到23日结束。在杭州时装周期间,服装学院别出心裁,首次将学生创作带入商业空间,将匠心创意带进大众生活,充分体现了“创新•创意•创业”的教育教学理念。静态展共展示了59名产品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和26名服装与服饰设计(服饰品设计)专业毕业生的作品。为期7天的静态展不仅只能“看”,还专门设置了可以“玩”的环节。“图案手绘体验”,“拼布、剪纸织布亲子体验”,“手工皮具、饰品DIY体验”等展位的设置,供来访市民亲身体会了一把手工制作的乐趣。

产品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创作以“万象”为主题,从原创视觉设计、传统染织创新设计、时尚生活方式设计、室内软装饰布局设计等视角出发,取材万象,兼示国潮,并寄意荏苒四十载,万象更新,小得盈满。产品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前身为创办于1979年的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专业,在全国范围内首开艺术设计专业之先河,目前业已建立起以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提升。教学科研相辅相成,师生在业界广受欢迎,设计作品屡屡斩获全国性行业大赛奖项。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饰品设计)专业的毕业创作则以“无限·反转”为主题。毕业生们有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时尚语境中的诠释,将博物馆文物元素、古典建筑元素等内容融入设计,创造服饰品的“新中式”风格;有的将日常生活中的厨房用品、文具等形态搬进珠宝店,书写“配饰珠宝化、珠宝配饰化”的新形式;有的钟爱几何图形,从拼贴拆卸到立体空间、从装饰主义到极简美学,打造带有个人烙印的设计师品牌;有的研究材料,从实验中发现创意,用绚丽的色彩为作品添辉增韵;有的充满幻想,将赛博朋克的科幻美学充分演绎,勾勒未来设计的概念廓形。据该专业老师介绍,“服·饰·品”是以“身”和“衣”为场所,探寻“饰”的寓言,构造“物”的内容。服饰品是介于衣服和饰品之间的中间态,因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需要而产生不同的品类,如手袋、珠宝、帽饰、丝巾、眼镜等。正是由于观念和认知的不断被打破、重构、刷新,人的行为被赋予新的寓意,人的情感也可以藉由服饰品这一介质而外化表现。

2019届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毕业作品静态展是在消费升级、品牌迭代、原创设计崛起的大背景下,向行业和社会呈现的一份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的答卷。近年来学院积极拓展行业资源,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访用人单位,与行业构建了多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以培养新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人才为目标,结合我省八大万亿产业中“时尚产业”的发展规划思路,争取优质行业资源,与产业共融共建,形成了“专业交叉基础课程平台+产教融合模块课程平台+校企共建项目创新实践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了学生专业眼界和设计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设计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协同创新能力,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领袖或产业高端人才,不少在校生在国内外大赛中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