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反馈的2+1种模式分享

作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日期:2019-04-22浏览:

4月17日下午,教师教学能力进阶培训计划第四讲“有效教学反馈”工作坊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多功能教室2-S443举行。本次工作坊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森主讲,全校4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

王森首先带领在场教师进行互动,并阐述了反馈的意义,指出反馈是一种工具,有效的反馈可以促进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他将反馈分为正面反馈、负面反馈及问答反馈三类。正面反馈分为零级反馈、一级反馈和二级反馈,零级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方法无动于衷,普遍存在与教学过程当中,危害极大;一级反馈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对于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起作用;而二级反馈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最佳手段。他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与其三块糖的故事为引,导出二级反馈中的“BIVE模式”。此外,他还介绍了负面反馈中的“反馈三明治”与“BIC反馈”两种模式,指出负面反馈时要把握讲事实、一次说完、态度诚恳和商讨改进四个要点。随后,他阐释了问答反馈中的“问答赞”及“先跟后带”模式,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持续的有效反馈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方向,进而更有勇气和力量承担责任。最后,他强调,每个个体的自尊都是从一次次被肯定的经历中获得的。

此次培训活动以教学工作坊形式开展,培训过程中王森结合具体案例,深度解读了几种反馈模式的内涵,以生活及教学工作为例,组织参训教师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互动,通过模拟课堂操作,教师更深刻认识到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加工与处理学生对于课堂的反馈信息,依据学生输出的反馈信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状态,并作出分析判断以及必要的修正和调整,最终形成有效的教学反馈循环系统。

此次工作坊既有方法引领,又有实践操作,内容扎实,活动多样,参训教师表示几种反馈模型具有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实现有效教学反馈,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9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