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培育创新创意写作人才—我校举行全省首届非虚构创意写作研讨会暨创意写作研究中心12周年成果展

作者:新传学院 侯霞日期:2018-12-04浏览:

11月30日,由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全省首届非虚构创意写作研讨会暨创意写作研究中心12周年成果展顺利举行。副校长郜正荣,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省作协、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以及省内外8所高校的知名写作专家、教授等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中,郜正荣致辞,他介绍了学校办学现状,以及在人文社科建设中所取得成果,强调了创意写作在推进学校人文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积极作用,寄语专家和老师能进一步拓宽思路,强化研究,培育更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

研讨会分主题演讲和特邀报告两个阶段,其中主题演讲阶段,与会专家以“非虚构写作的主题、非虚构写作的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写作的美学研究、非虚构写作的时代性” 等主题进行观点分享和思路解读;特邀报告阶段,与会人员以“创意写作教学之探索、“元素学”训练法、理工科大学中的写作课设置、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写作课教学” 等专题进行了研讨。会后,与会人员还参观创意写作研究中心12周年成果展,对我校在开展创意写作研究、培养创意写作人才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创意写作”是为了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兴学科方向,是传统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向应用型学科转变的重要方向之一。我校是国内创意写作方向的先行者,其先于诸多知名高校开始探索创意写作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路径,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浙江理工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依托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展研究和教学。中心邀请“驻校作家”担任导师,设立创意写作课程群,举办创意写作人才班,创建集“创、学、教”三位一体的工坊模式,构建起学生介入教学、介入产业、介入社会的“介入式”教学场景,开创出创意写作人才培养的先锋机制。

经过12年的培育,该中心依托创意写作班和中心导师的教学研究项目,已向200多位学子传授创意写作技能,数百件学生作品获得公开发表,建立十多个创意写作基地,向诸多国内知名高校输送了百余位以写作为特长的研究生,更是为省内外知名媒体企业输送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在教学相长的环境中,中心驻校作家也逐渐成长为知名作家和研究能手,获得了浙江省首例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新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还获得了数十项教学教育改革、教育规划、教学成果奖数十项。截至目前,进入创意写作班,跟随驻校作家进行创意写作,已成为我校学生文学爱好者的一大诉求和独特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