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好青春和实际行动履行“小梧桐”使命

作者:校团委日期:2018-11-14浏览: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今天在乌镇开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已经领略到了“小梧桐”们的专业、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作为最早接触到参会嘉宾的“小梧桐”,在杭州东站、萧山机场服务的76名浙江理工大学接送站组志愿者从昨天一早就开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了。

人不在乌镇,心在乌镇

虽然不在大会主会场乌镇服务,但是接送站工作仍是大会志愿服务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这一点,“小梧桐”们的认识还是很到位的。土生土长的桐乡人卢天翼是浙江理工大学生物制药专业大四的学生,这次在火车东站出站口服务。“虽然人不在乌镇,但是我们的心都在乌镇,我们永远是1260名小梧桐中的76。”

同样家在桐乡的陈依凝是浙江理工大学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因读高中时受英语老师去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翻译服务影响,而在大学选了英语专业,并立志为家门口的盛会做奉献。这次成功入选“小梧桐”,虽然没在家门口服务,但她却毫无怨言。“接待过程中遇到了一位法国嘉宾,在服务过程中还热情邀请我和朋友们去法国玩。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英语接待嘉宾,非常紧张非常激动,也为我此次志愿服务增添了一抹亮色!。”

站成一颗梧桐树

“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迎接了约几百位嘉宾。舟车劳顿,我希望我们的热情接待能为他们带去一丝温暖。”在火车东站乘车点服务的“小梧桐”陈彦容这样说道。

接送站工作,更多的需要志愿者们在出站口举牌迎接。杭州火车东站因为有10个出站口,需求量大,所以大部分“小梧桐”都被安排到出站口服务了。每一辆火车到站,“小梧桐”们就举起迎接牌,笔直站立、面带微笑地迎接嘉宾们的到来。在这服务的14个小时中,虽然也有轮换岗,但每位“小梧桐”基本上都站立了6个小时以上。因为站得太久,每次换岗的时候,很多“小梧桐”都感觉自己的腿像灌了铅了一样难以移动,都快与脚下大地融为一体了。“我感觉自己站成了一颗真正的梧桐树。”在出站口服务的佟欣凝开玩笑道。

到了晚上,因为摆渡车没有了,所以在接到嘉宾或者记者后,还需要志愿者直接走路带到接待点报道,这给部分女生带来了难度。因为新鞋子不习惯,虽然贴了创口贴,很多女生还是磨破了脚。“小梧桐”组长王晓雨说:“我们小伙伴的步数都超过了一万,还有超过三万的。虽然辛苦,但我们觉得很值得,因为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用奉献为青春留一些美好回忆

在接送站志愿者中,一对情侣“小梧桐”经常让其他同学受到甜蜜暴击而被调侃。会计专业的赵欧文和服饰品设计的于鑫宇相识于校团委的学生工作中,两人都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在工作学习中都相互促进,而且都拿了奖学金。

在萧山机场的迎接岗位上,两人配合默契,相互鼓励,一起接待了31名嘉宾和媒体记者,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服务也深受认可。被问及为什么一起报名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志愿服务,他们说是为了给青春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有些情侣相约一起旅行,有些情侣相约一起考研,而我们相约一起做志愿者,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觉得这样很有意义。”两人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