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8年6月2日,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少儿班开班仪式在人类综合持续发展研究院会议室顺利举行。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谭旭东,外方院长基斯塔玛(Naraindra Kistamah),三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及人类综合持续发展研究院全体师生出席此次开班仪式,共计40余人。
毛里求斯人类综合持续发展研究院(Academy of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一个公益机构,它帮助人们克服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在这个机构中有30个孩子在学习中遇到挫折而引发了学习信心不足的问题。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信心。因此,机构负责人找上门,请求孔子学院伸出援手,帮帮这些孩子。他们希望通过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从零开始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孔子学院毫不犹豫地接受这项任务,义不容辞地帮助这些孩子,孔子学院不仅教授汉语,也要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
在开办仪式上,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基斯塔玛(Naraindra Kistamah)致辞,他表示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不但致力于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让更多毛里求斯人了解中国,而且更要通过这种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方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随后,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谭旭东殷切希望孩子们快快长大,好好学习汉语,长大后有机会去中国体验生活,中国欢迎大家。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开班仪式结束后,由两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张梦婷、何家欢开启少儿班的第一堂课。在两个学生年龄不同的课堂上,两位老师通过做游戏、唱汉语歌等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很快与孩子们熟悉起来。“你好,你好。你好吗?我很好。谢谢你。”简单汉语问好的语言结合熟悉的法语版《两只老虎》的曲调,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同时又引起他们学习汉语歌的兴趣。两小时的课堂里,孩子们都积极和老师互动,表现出对汉语浓郁的兴趣。课后,两位老师和孩子们亲切地聊天,她们希望通过轻松愉快的汉语学习可以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态度,提升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重燃对学习的热情。因此,这样的汉语课不仅是教授语言的课堂,更是一个让爱传播,让心与心更靠近的过程。
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不仅履行着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职责,更担当起传递爱心、志愿服务的责任,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